網絡安全資訊,安全要聞,安全趨勢,安全動態,安全報告
" /> 網絡安全資訊,安全要聞,安全趨勢,安全動態,安全報告 " />在如今高度數字化的時代,網絡安全的重要性愈發凸顯,不僅關乎著個人隱私、企業秘密,甚至影響著國家安全。需要警惕的是,一些別有用心的設計或惡意植入的技術后門,可能成為失泄密的導火索。
在全球數據保護監管日趨嚴格的今天,一個看似不起眼的東非國家烏干達,卻以其果斷的執法行動向世界展示了數據主權的力量——即使是科技巨頭Google,也必須在數據控制者注冊和保護官指定這一看似簡單的合規要求面前低頭。
2022 年 11 月 ChatGPT 推出后,人工智能(AI)對人類活動的潛在影響開始引發公眾廣泛想象。然而,盡管人工智能發展迅速,公眾對其影響的理解卻未能跟上。要弄清楚人工智能如何改變人類活動,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一家總部位于美國馬里蘭州、為政府提供IT服務的公司,因涉嫌違反與聯邦機構簽訂的合同,已同意支付147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06億元)罰款以了結相關指控。
Wi-Fi信號本質是電磁波,在穿越墻體、家具、人體時會產生反射、彎曲與衍射。通過分析這些信號擾動,尤其是通道狀態信息(CSI),可以反推出信號在空間中的傳播路徑,最終還原出動態目標的存在與行為。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2025年第14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公告》,由全國網絡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的3項國家標準正式發布。
研究顯示,大語言模型(LLM)在執行漏洞發現和開發利用代碼等任務時,表現依然不盡如人意。因此,許多威脅行為者對將AI工具用于此類任務仍持懷疑態度。
隱私增強技術(PETs)在促進人工智能(AI)模型的可信協作開發與共享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它不僅能保護隱私權,還能維護知識產權等其他權利和利益。PETs 通過以下方式實現這一目標:(1)數據最小化(即限制數據收集和處理僅
近日,全球領先的IT市場研究和咨詢公司IDC發布了《中國安全智能體市場概覽,2025:東風已至,未來可期》(Doc#CHC53614225,2025年6月)和《中國大模型安全保護市場概覽,2025:全方位安全檢測與防護構
當安全研究人員Ian Carroll和Sam Curry決定嘗試入侵麥當勞AI聊天機器人后臺時,并未料到這一過程竟如此輕而易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