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著粉絲效應,蘋果公司剛剛發布的iPhone 6/6 Plus在全球掀起搶購狂潮,Apple Pay可能引發的移動支付革命也正被業界熱議。不過,iPhone 6銷量屢破新高仍難掩業界對蘋果創新乏力的質疑,蘋果產品的銷量和口碑可謂逆道而行。而近日發布的2014財年第四財季業績顯示,蘋果在亞太和中國市場均出現低增長。
近日,蘋果CEO蒂姆·庫克自上任以來第五次訪華,并強調了進軍中國市場的決心。當前,中國市場2G/3G正全面向4G過渡,運營業、終端產業鏈洗牌不斷,面對日益崛起的中國廠商和高補貼時代的終結,口碑效應與創新逐漸式微的蘋果在中國市場坐著數錢的好日子或難重現。
iPhone 6熱銷難掩創新乏力質疑,財報現隱憂
蘋果公司在全球IT業的地位依然堅不可摧。上個月剛剛發布的iPhone 6/6 Plus仍在熱銷。在發布后的三天,這兩款新手機的銷售超過1000萬部,銷售額約60億美元,超過去年iPhone 5s和5c的表現。摩根大通(60.48, 1.09, 1.84%)首席美國經濟學家Michael Feroli甚至預計,今年美國GDP將因新iPhone的大賣提高0.25%-0.33%。一款手機的能量如此巨大,足見蘋果的價值。
不過,與銷量步步高企相反的是,新iPhone也使得蘋果產品的口碑面臨又一次滑坡。在消費者眼中,蘋果不僅食言推出了大屏手機,且缺乏顛覆性創新。在外觀上,iPhone 6、iPhone 6 Plus儼然就是三星、HTC的翻版,一直被指責抄襲的三星這次竟成了蘋果“模仿”的對象,無怪乎眾多“果粉”和業內人士對其大失所望。
而從蘋果最新發布的2014財年第四季財報看,盡管該季度蘋果公司營收為421.23億美元,同比增長12%,凈利潤84.67億美元,同比增長13%,遠超業界預期,但暗藏的隱憂不容忽視。
一是擔綱蘋果營收主力之一的iPad銷量同比下降13%,顯露頹勢。業界認為,iPad銷量下滑說明面對各手機企業相繼推出屏幕越來越大的手機,平板電腦這一細分市場受到了明顯沖擊。
二是核心銷售區之一的亞太地區出現增長乏力跡象。財報顯示,蘋果美洲部門營收為162.47億美元,環比增長11%,同比增長17%;歐洲部門營收為95.35億美元,環比增長18%,同比增長19%。大中華區的營收為57.78億美元,環比下滑3%,同比僅增長1%;在亞太其他地區營收為19.23億美元,環比下滑11%,同比下滑3%。
押寶中國市場
數據顯示,2013年大中華地區的銷量占蘋果總銷量的15%。有媒體評論認為,正是中國市場旺盛的需求才使得蘋果長盛不衰。目前,蘋果在線商店已覆蓋中國315座城市,中國開發者為AppStore開發了15萬款應用。中國正處于2G、3G全面向4G過渡期,移動互聯網生態不斷成長,巨大的市場需求是蘋果無法忽視的。
近日,庫克在蘋果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盡管新一季度財報顯示蘋果在中國市場的營收幾乎沒有增長,但他仍對蘋果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很有信心。庫克指出,“當我關注中國市場時,我看到了一個龐大的市場。在中國,越來越多的用戶正在購買我們提供的最新技術和產品。因此,我們將在這一市場瘋狂投資。”
任內第五次訪華的庫克也重申對中國市場的重視,近日在接受媒體專訪時稱,中國將成為蘋果最大的收入貢獻國家。蘋果將在未來兩年內把大中華區的蘋果店由當前的15家店增至40家。
中國市場挑戰加大,信息安全問題蘊含政策風險
盡管蘋果在中國市場仍引發業界和消費者的熱議,銷量屢創新高,但世易時移,失去喬布斯的蘋果光環不再,在中國市場面臨中國廠商“群狼式”的圍攻,市場份額或不斷被蠶食。根據易觀數據,2014年第二季度,蘋果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僅為6.9%,排名第六,位列三星、小米、聯想、酷派和華為之后。
同時,在國家強化信息安全的語境下,蘋果在中國市場將面臨更多的由信息安全帶來的政策性風險。蘋果iPhone 6/6 Plus延遲在華上市,即因被懷疑存在“安全問題”,沒有拿到工信部的入網許可。而據新華社報道,庫克此次訪華期間會晤了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就加強信息通信領域合作、保護用戶信息安全等問題交換了意見”。這也意味著,信息安全將是蘋果在中國市場發展的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