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底,面對美國無端指責中國黑客問題,我國中止了中美網絡工作組的活動。但據美媒《華盛頓自由燈塔》網站(The Washington Free Beacon)當地時間9月25日報道稱,上周,中國官員在華盛頓與美國網絡安全方面的同行舉行了秘密會談。
今年5月底,面對美國無端指責中國黑客問題,我國中止了中美網絡工作組的活動。但據美媒《華盛頓自由燈塔》網站(The Washington Free Beacon)當地時間9月25日報道稱,上周,中國官員在華盛頓與美國網絡安全方面的同行舉行了秘密會談。盡管北京在此前因為聯邦政府對中國軍方黑客的控訴,已經正式中止了該方面的對話。
一位美國國務院官員確認稱,“上周在華盛頓,我們與中國同行對網絡問題進行了交流。”
報道稱,參議院武裝部隊委員會(Senat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上周公開了一份秘密的報告,其中顯示中國的軍方黑客對至少20位美國運輸司令部的承包商進行了網絡攻擊,攻擊的計劃之一就是要在未來的美國軍事行動中搗亂。報告中寫道,“網絡入侵對運營中的重要承包商構成了威脅,也對防御構成了威脅。”
參議院武裝部隊委員會的報告是屬于“機密”/“謝絕外國人觀看”的,但在2012年6月到2013年5月間,外國黑客對美國運輸司令部承包商的網絡發動了50次網絡攻擊,其中有20次攻擊來自中國。
報道稱,中國軍方黑客通過攻擊獲得了承包商的內部郵件、文件、用戶名、密碼和計算機源代碼。一艘用來軍事運輸的商業輪船也被中國軍方黑了。還能證明網絡攻擊是中國軍方所為的證據是一封魚叉式網絡釣魚的郵件是專門用來反攻美國運輸司令部承包商的航線的。(觀察者網注:魚叉式網絡釣魚,即Spear phishing,指一種源于亞洲與東歐,只針對特定目標進行攻擊的網絡釣魚攻擊)
美國軍方90%的運輸,包括空中和海上,都要通過運輸司令部承包商來實現。
美國國務院的報道引用早前美國國防科學委員會關于網絡攻擊對后勤網絡影響的警告,稱“美國的槍支、導彈、炸彈可能不會被觸發,但危險有可能是直指我們自己軍隊的。再補給的東西,包括食物、水、軍火和燃料可能會因此(指黑客攻擊)不能在需要的時候到達。”
美國國務院官員稱盡管中國中止了中美網絡工作組活動,中美網絡對話還是得以進行。他說,“我們會定期討論各自的擔憂,而且還會和中國官員交換對于網絡問題的意見。”這位官員還說,“我們致力于加大與中國政府在網絡問題上的合作,我們是有共同點的,我們都想真誠、有建設性地處理不同點。”
該國務院官員沒有透露誰參與了此次談話,但是與會人員包括美國國務院的官員和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工作人員。一位美國國防部的官員說,這次談話并沒有美國國防部網絡部門的官員參加。
這次網絡對話舉行也是為了準備美國總統奧巴馬將于11月10日、11日在北京參加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屆時,他將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珊·賴斯(Susan Rice)在本月初赴北京為11月的“習奧會”早早做準備。賴斯到北京后,中國領導層要求美國停止在中國沿海的偵察飛行。
中美關系因最近的中國戰斗機“危險接近”美國偵察機變得緊張。美國國防部稱中國的行為“很危險”而且“很不專業”。
8月18日,一架美國海軍P-8巡邏機在東海上空(觀察者網注:《華盛頓自由燈塔》原報道為該區域)進行“例行偵察”時,遭遇中國一架蘇-27戰斗機“危險接近”。據稱當時這架偵察機正試圖監視中國在東海上空進行的海空軍王牌飛行員對練。美軍方人士稱,當時中國戰機距離美方飛機只有15米,然后進行滾轉,飛到美方P-8上部。美軍方認為,這是一種“危險的威脅動作”。中國認為,美方對中方大規模、高頻度的抵近偵察才是危及中美海空軍事安全、導致意外事件發生的根源。但美國國防部繼續警告稱,如果中國在空中再進行攔截,美國將會對中美軍事交流再評價考量。
此次的網絡對話也包括了對美國對中國軍方的法律控訴,美方稱在去年5月有五個中國解放軍黑客對美國公司和一個工會組織發動了網絡攻擊。
報道稱,這些黑客是一個秘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黑客部隊,叫61398部隊,專門偵查針對美國公司的經濟機密。被中國人民解放軍61398部隊攻擊的有西屋電氣公司、德國SolarWorld AG公司(德國光電產品公司)、美國鋼鐵公司、阿勒格尼技術公司(世界最大的特鋼生產商之一)、美鋁公司、聯合鋼鐵公司、造紙和林業方面的公司、橡膠企業、制造業公司、能源公司、中美聯合實業公司等等。
報道稱,與中國有關的軍事網絡攻擊早在10年前就已經被人所知,而且中國方面一直否認軍方操縱網絡攻擊,還要求美國撤除對中國的控訴和指責。
前美國國務院官員、美國資深大陸與臺灣問題專家譚慎格(John Tkacik)曾質疑此次網絡對話的效果。他說,“和中國進行網絡對話還所謂‘交流’是真的對提高我們的網絡安全問題一點用都沒有。”他說,“中國人只想知道一件事,那就是美國是怎么確認發現五個中國解放軍是黑客的身份,這樣中國就可以確保以后不會被發現了。”
前美國國務院官員、美國資深大陸與臺灣問題專家譚慎格(John Tkacik, Jr)
前美國國務院官員、美國資深大陸與臺灣問題專家譚慎格(John Tkacik)
在今年5月我國中止中國網絡工作組活動后,觀察者網采訪了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副教授沈逸,他對美國控訴中國軍人是黑客一事發表了自己的觀點。沈逸認為,“就此次美方起訴中國軍官的案子來看,外在形式說明,這是一場披著司法外衣的政治秀,而其內在實質,是美國系統炫耀其在網絡空間所具備的反情報能力。在此過程中,他們不但有技術手段,而且還動用了大量的非情報手段,比如常規的間諜手段,提供的證據中不僅來自國家安全局在網絡空間攔截的情報,還包括了美國中央情報局通過在華發展的特工,以及叛逃者那里獲得的基于傳統人力的情報。”
美媒報道還稱,中國官方在上周對谷歌公司在中國的活動又進行了一輪打擊,這是中國嚴控互聯網運動的一部分。據《紐約時報》報道稱,微軟也是中國政府的目標之一。
譚慎格還說,“中國對網絡意見交流如此渴望,是由于北京在信息霸權的戰略主張,但可悲的是很少美國能夠意識到這一點,包括被打擊的谷歌也不能意識到。”
今年8月,約翰·卡林(John Carlin),一位美國司法部國家安全領域資深檢察官說,中國曾要求美國政府提供解放軍進行黑客攻擊的證據。“中國人說的很清楚”,卡林在阿斯本召開的一個安全會議上說,“如果你有證據,你有鐵證能夠說我們從事了此類活動,你有那些讓你你能在法庭上公布指正的證據的話,就給我們看看。”
卡林說,“從我們的推斷看,我們只能用我們對付恐怖分子對國家網絡安全的手段來對付他們了。”他還說,五個解放軍黑客顯示出61398部隊已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了解了美國的各個商業領域,從核能到太陽能,從鋼鐵制造到勞動成本。”卡林強調稱,“我們將加大阻止此類活動的費用,只要他們繼續在美國領土上獲取信息,我們就不會停。”
如果問美國海軍上將薩繆爾洛克利爾(Adm. Samuel Locklear),他會建議限制美國與中國的軍事交流,但根據美國參議院關于解放軍黑客攻擊運輸司令部的承包商網絡的報告,太平洋司令部發言人錫姆斯(Chris Sims)不建議這么做。
一份最新的軍事情報寶貝中也曝光了此次中美秘密網絡對話,報告稱一個與解放軍有關系的中國電信公司把美國原產的電信設備賣給了古巴,這明顯違反了美國的制裁。華為公司也把美國的調制解調器、路由器、接線臺等用于古巴的網絡建設。
一份2012年美國眾議院常設委員會的情報報告中,認定華為有可能是網絡間諜公司,報告還警告過美國公司不要買華為的設備,以防其設備有“后門”可以進行遠程操控。
而中國,利用斯諾登泄露的美國國家安全局文件,指責美國自己也是網絡間諜。
美國國家安全局的文件顯示該部門通過華為的網絡和設備,來監視使用華為設備的許多別國政府部門。
據英國《衛報》報道稱,美國國家安全局通過華為在其他國家的電信傳動設置監控目標國家,如中國、巴基斯坦、伊朗等等。
報道稱,美國國家安全局一份機密文件顯示,美國這么做的原因是擔心華為遍布世界的設備會給中國提供更多的機會。對此,中國駐美大使館并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