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在海外市場被宣傳成為中國版的蘋果。中國手機廠商作為國際舞臺上的新勢力,以極高性價比拓展市場,其遭遇的阻力不僅是隱私門指控,還有更多的阻力等待著。
對臺灣媒體報道的小米操作系統MIUI未經用戶許可“收集用戶隱私”,小米公司致歉,承諾在隨后發布補丁升級關閉該服務的啟動功能。這是最新一起有關智能手機安全的話題。
智能手機都普遍存在安全問題,無論之前傳聞的蘋果iPhone的后門事件還是如今小米出現的問題。其他的智能手機雖未經曝光,但是誰敢說就一定沒有呢?
殺毒軟件領域的先驅人物約翰·麥卡菲(John McAfee)上周五意外現身Def Con黑客大會,針對智能手機應用的間諜行為發出警告。
談到隱私和安全問題時,麥卡菲表示,智能手機正在監視美國消費者,而這些消費者在使用手機前根本不會認真閱讀用戶使用協議。“最能保護隱私的就是傻瓜手機。”他說,“我把所有智能手機都扔掉了。”
不過,對大部分手機用戶來說,讓他們扔掉智能手機是太難了,生活已經離不開智能手機。
就這點而言,如何處理最新事件,對小米拓展海外至關重要。剛邁開腳步拓展海外市場就遭遇“隱私門”,這對小米肯定是不利的,競爭對手也會抓住這一機會給小米壓力。
小米在海外市場被宣傳成為中國版的蘋果。據媒體報道,小米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市場很受追捧,在手機大國印度也很受歡迎。
但市場的競爭從來都是壓力重重,中國手機廠商作為國際舞臺上的新勢力,以極高性價比來拓展市場,其遭遇的阻力不僅僅是隱私門指控,還有更多阻力在等待著。
如今小米,華為、酷派、中興等中國手機廠商都紛紛拓展海外市場,華為和中興已經從原來的貼牌為主轉變為自有品牌為主,酷派在海外市場也是以4G自有品牌手機拓展海外市場。
隨著中國市場競爭的激烈,中國手機廠商都打算出海碰碰運氣,畢竟中國手機的性價算得上是極高的。
中國手機廠商海外拓展路徑一般都是先去港臺、東南亞、印度、俄羅斯、拉美、非洲等新興市場,然后是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
亞洲消費者一直都是新技術的擁護者,喜愛新潮的消費電子產品,更換手機的速度也在全球領先。亞洲市場上,除了中國這一手機大國,印度經過近年的移動互聯網洗禮,如今也是智能手機大國。
據悉,印度年輕人對智能手機的喜愛程度不亞于中國,小米把在中國市場營銷方式搬到印度,受到印度年輕人的追捧,印度年輕人因在網上搶購不到小米手機而心生抱怨。
但中國廠商摩拳擦掌前往印度市場,千萬不要輕視在印度市場遇到的挑戰,印度市場一直都是難啃的硬骨頭。
有關資料顯示,本土手機、諾基亞、三星、蘋果等手機是印度手機市場的主角,中國手機是新晉者。
諾基亞就與印度政府一直就稅務問題糾纏不休,至今依然沒有很好解決,使得諾基亞都無法把印度工廠轉交給微軟。為此,諾基亞一度威脅要退出印度市場。
華為和中興在印度電信設備市場上也一直遭遇印度政府重重拷問,印度政府發布了針對電信設備的進口禁令,把26家中國電信設備企業排除在外。
盡管華為和中興都承諾對印度開發源代碼,但中資廠商很難得到印度政府公正的對待。
此外,印度的政府腐敗使得外資廠商在印度拓展變得很困難。這方面,華為和中興拓展印度通訊電信設備市場時都深有體會。
其他很多新興國家市場也如印度一樣,政府腐敗使得業務拓展并不單純。非洲也是智能手機另一個需求增長很快的市場,但當地腐敗問題絲毫不亞于印度。
除此之外,中國企業海外拓展還遭遇知識產權問題。以往中國企業在國內運營在知識產權上不會考慮太多,但是只要一走出國門就會遭遇各種知識產權糾紛,各路專利持有人會紛紛找上門。這是中國企業出海時必須應對的一道難題。
聯想并購摩托羅拉手機企業,很大程度上就是考慮到為知識產權問題,聯想手機要想在海外市場大規模拓展,必須要解決知識產權問題,借助這一收購可以使得聯想在海外市場銷售手機。
但更多中國企業走出國門卻并沒有考慮過多的知識產權問題,等到中國某一手機在海外市場銷售成規模后,知識產權專利企業就會找上門來收取一大筆專利費,支付專利費的話導致手機成本上升,企業利潤受損;拒絕支付的話就面臨一系列的法律起訴,牽扯企業大量的精力。
今年第二季度,全球前五大手機企業分別是三星、蘋果、華為、聯想和小米。中國手機事實上已經成為全球手機市場不可忽視的新勢力。中國新勢力在海外市場如何與生態圈共處是一門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