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至今,《反壟斷法》實施已走過了近6個年頭,在8月1日《反壟斷法》生效紀念日到來之前,“遭遇”反壟斷調查的國際巨頭恐將再添一員,它就是微軟。
7月28日,國家工商總局相關人員走訪了微軟位于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四地的辦公室,就一些事情展開調查問詢。
對于公司被工商總局調查的原因,微軟中國似乎并不愿意多透露,只表示:“我們致力于創造產品來滿足客戶對功能、安全和可靠的要求。我們會積極配合政府部門的調查,并回答相關問題。”
微軟中國方面的一名員工對媒體表示,的確有人員來公司調查,但具體原因并沒有公開,應該是由于微軟操作系統的壟斷。
另外、據媒體報道,有可靠消息人士透露,國家工商總局差不多同一時間對微軟、高通兩家公司進行過反壟斷調查,現在可能是進入正式程序。“高通的專利壟斷案也是由調查辦公室開始的。”
點評:微軟“遭遇”反壟斷調查,可能會讓市場產生一定程度的錯覺,那就是如果對微軟的反壟斷調查成立,國內操作系統有可能迎來機遇。但多年來,國產操作系統一直是“扶不起的阿斗”,單單憑借巨頭微軟“遭遇”反壟斷調查就做出如此判斷,未免略顯盲目。
微軟,即便在頻頻遭遇麻煩的今年,依然強勢不減。5月,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曾下發過通知,規定國家機關在“信息類協議供貨強制節能產品采購招標”中,所有計算機類產品不允許安裝Windows8操作系統。但此后,在政府采購的名單之中,卻不難發現其前身——windows7的身影。國家的明文規定不得不遵守,于是就有機關單位選擇了同品牌較早版本的系統,這是對國產操作系統不小的諷刺。既然使用者對微軟操作系統青睞度如此之高,那么如今工商部門的反壟斷調查,也很難撼動微軟的市場地位,進而給國產操作系統帶來機遇。
要發展,還要靠真功夫。真正有競爭力的操作系統,不是建立在對手遭殃的基礎之上,而必須建立在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和機制創新的基礎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