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受關注的互聯網安全問題近日再度成為各大網民的關注。近日,網絡上傳出美國賽門鐵克公司(Symantec)產品存在安全漏洞等情況。雖然隨后賽門鐵克在聲明中表示旗下產品不存在傳聞中的 “竊密后門”,但業界分析認為,這一傳聞具有風向標意義。
網傳通知顯示,據有關部門通報,賽門鐵克數據防泄露”(SymantecDLP)產品存在竊密后門和高危安全漏洞,并要求各地相關部門核查賽門鐵克“數據防泄露”、防病毒等安全產品的使用情況。
針對這一市場傳聞,賽門鐵克在其隨后聲明中表示,其產品并不存在所謂的后門,2011年賽門鐵克DLP產品通過檢測獲得中國公安部《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專用產品銷售許可證》,該產品被允許在中國境內銷售。然而,賽門鐵克并沒有正面回應是否被公安機關禁止采購。
外國安全產品接連受挫
安信證券分析師胡又文指出,這次傳聞如果屬實,將具有兩點意義:第一,明確表示全球最權威廠商的“數據防泄漏”(SymantecDLP)產品存在竊密后門和高危安全漏洞,改變了以往中國由于缺乏尋找有效證據鏈條在信息安全方面長期處于被動;第二,此次針對國際安全巨頭的禁令對信息安全產品國產化具有很強的示范作用。
記者注意到,實際上,今年以來涉及信息安全領域的消息很多。5月下旬,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公布出臺了網絡信息安全審查制度。規定凡是涉及到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所有的系統使用的信息技術產品和服務,都將進行安全審查;今年5月份,中央政府采購發布通知,要求禁止采購微軟Win8系統;緊接著6月底,有媒體報道稱,部分中央機關及下屬部門已經內部要求停止使用Office,轉而使用國產辦公軟件系統。
胡又文表示,從政府禁止采購Win8操作系統到此次傳說公安系統禁用賽門鐵克相關安全軟件,隨著國家網絡安全審查制度的出臺和進一步落實,將會出現越來越多存在安全隱患的國外安全產品被禁用,網絡安全國產化的進程也將不斷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