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網友達蒙(化名)在社交平臺爆料稱,得物App疑似私自調用手機權限,刪除他上傳的維權證據視頻。13日,得物方面回應稱,正在“認真查明”此事,并強調“得物完全沒有任何動力去做刪除用戶相冊等不合規的行為”,也“沒有相應技術能力”。
南都記者梳理發現,此前QQ、微博、小紅書、豆瓣、拼多多用戶都曾收到過類似的手機提示,引發過侵犯隱私的質疑。多個平臺曾公開解釋稱,如果用戶編輯圖片后在客服聊天頁面發送,App會刪除原圖,保留編輯后圖片,而系統會將該行為識別為刪除圖片。
手機提示用戶視頻遠程被刪,得物:無動力無技術能力
11月12日,達蒙在社交平臺上發布的視頻和文字顯示,他在雙十一通過得物App購物,買了全新的東西,卻收到了二手貨。
于是他錄下兩條視頻,一條視頻是開箱確定商品有問題,另一條是去專柜做對比,希望以此作為證據和得物客服溝通。然而,他沒有聯系上客服,卻先收到了華為手機系統的消息提示:“檢測到‘得物’刪除了視頻,已成功攔截”,可在“圖庫-相冊-最近刪除”中查看。
達蒙非常生氣,覺得這件事是違法犯罪,“挺刑的”,并考慮報警。12日晚約9點,他在得物App上提交反饋,一小時內多次催促,卻沒有人工客服及時和他聯系。10點后,他在社交平臺上發布視頻,“不要讓更多的人吃虧了”。
13日下午,得物發布了《關于一位用戶反饋“華為手機提示得物刪除照片”的說明》,稱已第一時間聯系該用戶及手機廠商核查。“得物完全沒有任何動力去做刪除用戶相冊等不合規的行為;同時,對于用戶的海量視頻內容,得物沒有相應技術能力進行批量識別,甚至定向刪除。”
得物稱,以往多家國內知名App都曾遇到類似情況。從事后相關公司和手機廠商公開披露的信息看,當App對產生的緩存文件進行管理操作時,手機系統會將其判定為異常行為,并出現類似的誤報。
達蒙不接受得物對此的說明。他認為自己證據事實清楚,對方是“發稿洗地”,要和他們“硬剛到底”。
多個App用戶曾收到類似提示,有平臺承諾優化功能
南都記者梳理發現,類似事件確實不是第一次發生——QQ、微博、小紅書、豆瓣、拼多多等知名App均曾被手機系統檢測到刪除照片或視頻。
去年10月,豆瓣對“個別用戶反饋華為手機提示豆瓣刪除圖片”發表說明稱,是在一定條件下誤將用戶上傳圖片當成緩存刪除,bug的發生概率較低。2020年5月,多位閱文作家稱從QQ群聊保存到手機里的照片,“會立馬被QQ軟件自動偷偷刪除”。QQ發布說明稱,攔截并保護的只是臨時緩存圖片,將與華為廠商協商優化。
2021年1月12日,網友小白(化名)化名聯系拼多多客服時,上傳了相關截圖。結果和客服結束對話后不久,他的手機突然彈窗顯示“vivo服務”的提醒:“檢測到‘拼多多’已刪除照片或視頻”。他前往手機相冊查看,發現“最近刪除”里多出了他的拼多多截圖,且相關截圖正是之前跟客服溝通時發送過的截圖。
當晚,拼多多在微博回應稱,在App的客服聊天頁面點擊“拍攝”并完成拍照后,如果立刻點擊發送,這一圖片會被保存至系統相冊;如果在發送之前做了剪輯、美化等編輯,App會保存一張拍完的圖片到系統相冊,類似于緩存;待用戶完成編輯和發送后,App會刪除原圖,保留編輯后的圖片。“這導致了vivo系統認為有刪除圖片的操作。”拼多多還承諾,將對產品做改進。
華為手機產品線副總裁李小龍曾對此回應稱,App自動刪除手機圖片不一定是惡意行為。很多App會自動清除過期圖片,但用戶認為是圖片丟失。華為對此新增了保護功能,當第三方App在常用圖庫目錄下刪除照片或視頻時提醒用戶,并能恢復剛刪除的內容。第三方App可按照安卓規范在緩存目錄下添加屬性,這樣就不會被系統掃描到。
北京漢華飛天信安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彭根也向南都記者指出,App只要事先獲取了手機的存儲和相冊權限,就可以遠程刪除相冊的內容。但在部分版本的手機中,這個操作并不能徹底刪除,相關內容會出現在相冊的“最近刪除”或“回收站”等文件夾里。
具體來說,部分安卓手機系統會在App刪除內容后提醒用戶。而在蘋果iOS系統里,即便已經獲取了手機的存儲和相冊權限,還需要向用戶再次獲得授權同意才可以刪除。
來源:隱私護衛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