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發現,青海西寧城西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上,一篇文章“早產”2月,發布時間穿越到了“2015-03-19”。昨日下午,該局辦公室主任解釋稱,由于紀委最近查得嚴,平時上班不敢上網,所以昨日才知此事。網絡維護員杜某稱,出現“早產”情況系官網本月15日左右遭黑客人為攻擊。目前,正在備份資料恢復網站中。
政府網站是我國各級政府機關履行職能、面向社會提供服務的官方網站,是政府機關實現政務信息公開、服務企業和社會公眾、互動交流的重要渠道。然而,部分政府官網沒有起到應有作用。近日,青海西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上有一篇文章“早產”兩個月。對此,該局的解釋是“遭黑客攻擊”。
在筆者看來,官網文章“早產”不只是黑客搗亂。先不說“遭黑客攻擊”的說法還沒得到驗證,就算屬實,官網“沉睡”才是文章“早產”的重要原因。一個月前,人民網曾曝光青海大量政府官網“沉睡”問題,但并沒有得到全面解決。要不是 “沉睡”問題,官網哪那么容易被黑客攻擊而又沒能及時發現?
此外,“紀委查得嚴”怎是“晚知道”的借口?關于文章“早產”事件,該局辦公室主任竟解釋是紀委查得嚴,平時上班不敢上網,所以才知道此事較晚。在筆者看來,此種解釋令人大跌眼鏡。紀委查得嚴是事實,但紀委查的是違法亂紀行為,維護政府官方網站哪里犯錯誤了?恐怕此種托辭堵不住悠悠之口,更有“懶政”的嫌疑。
作為政務公開的有效途徑、暢通民意表達的有力載體,政府官網實不該一再“沉睡”。為讓政府官網“清醒”起來,一要摒棄“懶政”思維,實實在在地維護政府網站;二要做好安全措施,防治黑客入侵事件再次發生;三要保證信息透明,“活”起來的政府官網才易與民眾互動。
“一個政府官網,萬雙眼睛聚焦,所系的,無過于是民心。”政府官網既然涉及一個“公”字,就該為“民”。信息時代發展到今天,政府官網切不可當“花架子”,否則“僵尸化”的政府官網不僅容易被“黑”,還會失了民心。